招聘官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作者:《首席招聘官》来源:2014年第二期 总007期时间:2014-06-04
摘要:打造强势的个人品牌,不仅对于你的招聘,甚至你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公司的雇主品牌都大有帮助。

    如果不借助一览背景调查这样的专业背景调查机构,你通常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了解候选人的背景资料?毫无疑问,社交媒体会成为你的第一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候选人很难作假,他们所呈现的都是最真实的一面。通过社交媒体,你能了解候选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反之,当潜在员工想要了解未来的雇主,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呢?企业官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了解雇主真实的一面,社交媒体也很重要。透过企业官方微博、微信所传递的信息,能了解到企业的真实面貌,包括团队风采、工作氛围以及价值观等。

    在社交媒体上打造个人品牌,对于电商经营者来说,可能比较容易,但是对于招聘官而言,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挑战——经营自己并不容易。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但是实际上,真正依托社交媒体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并不多。放眼望去,更多是一些生硬的面孔和无趣的言论。粉丝的激增,让他们自以为俘获了用户,但是有限的互动,才是真正的现实——它仅只是在那里而已。

    关于个人品牌的塑造,有专业的咨询机构给出了从A到Z的26个小建议,其实也可以更简单一些。笔者认为做好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你是真实的

    熟悉互联网的人都心知肚明,光是看网上的个人资料,你很难断定他是真是假。所以如何让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变得有血有肉,就成了招聘官的第一个挑战。这其实是一个机会,让你可以重塑自己的个人品牌。

    如何让自己变得真实?首先要明确你是谁?你的立场及想要达成的长远目标是什么?一旦你明确了这些,就坚持下去,这样才有可能帮助你成就一个真正的个人品牌。打个比方说,如果你想告知外界,你的团队都非常有激情,你期望新加入的员工都能融入到团队中来。你就可以营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并让访问者感受到这种氛围。持之以恒,当受访者读到关于你团队的故事,看到满是愉悦笑脸的图片,你的品牌形象就树立起来了。试问,谁不想在有着一群快乐员工的公司工作呢?

让你的呈现一致

    你在微博上放上一个很专业的头像,那么你就是一个很专业的人了么?这还不够,你需要在所有外界能了解到你的渠道上,包括你所传播的内容,都保持这样一致的形象,才有可能建立这种可信度。

    延伸到企业品牌,要说一个企业专业,必须是企业员工的个人品牌都体现出专业,才更有说服力。员工是企业的品牌大使,好的个人品牌能帮助企业树立好的企业品牌。不过,有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公司的全部员工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所以,要开发企业的品牌大使,首先就是要开发一个大家都支持的清晰理念。

小小吹嘘一下

    有的人管理自己的微博或微信,喜欢发一些体现价值观的心灵鸡汤似的文章,以为这样就能树立形象,但这样还远远不够,它会让你失去个性。

    树立个人品牌,需要有故事。每个人总有一些可以在社交页面上展示的东西,比方说你团队所做的精彩的事情,只要它有优质的内容或者是段有趣的经历,都可以把它拿出来——它会让你的形象更鲜活。你还可以利用图表、图片甚至会议等方式,来展示你的个性和特色。这些用心的元素,会让你不至于乏味。

适当给予赞扬

    有的人为了呈现自己的专业度,在社交平台上很少发问。其实不论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没有人是无所不知的。有了问题,反倒是好事,因为给了粉丝帮助你的机会,也给了你表扬他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让知识流通,也可以和粉丝进行深入互动。

    有的粉丝可能有相同的疑惑,回答也可能帮助到他。有的粉丝,也许并不了解招聘官是做什么的?回答能帮助促进相互了解。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分享,如果问题或答案被转发,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顺便提一下,如果要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通常都会借助案例,不过很少有招聘官拥有自己的优秀案例,这不重要。你可以借助你所发现的优质文章,再结合你的观点进行传播,一样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多一点热忱

    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强烈的沟通欲望,也不是每个人都直言不讳。如果想让他们参与进来,你必须充满激情,去影响围观的人。你必须考虑到你的观众,你什么地方与他们匹配,并且运行好它。同时,在你所生产的内容中创造同一个声音,并且保持一致。对所有问题开放,鼓励不同的意见,保持真实的你。只有你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带动大家都来参与。
弱势品牌仅仅关注论点,强势品牌才会注入情绪。建立强势的个人品牌,最终需要掌握的是心理学。掌握粉丝的心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帮助你建立一个强势的个人品牌。

    建设好个人品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需要用心经营。不过它的回报也会相当丰厚,不仅对于你的招聘,甚至你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公司的雇主品牌都大有帮助。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