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那年,我的第一份工作

作者:《首席招聘官》来源:2013年第三期 总005期时间:2013-11-04
摘要: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第一份工作的青涩,成功的人在这段时光的锤炼中奠定了很多促进他们成功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他们也因此明晰了未来前行的方向。即便这是一段辛苦却又值得回味的过往,时过境迁,也依然具有特别的意义。

第一份工作培养职业习惯

张  静:现在回过头来再看第一工作的话,郭总您觉得第一份工作给您带来最大的影响,或者对您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和变化是什么?


郭  培:应该是我正经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中学老师,在做老师的过程中,我觉得我收获了很多很多。做老师,首先能养成你一个很良好的工作习惯——你必须要适应学校的很规范的作息时间嘛。然后我觉得,当我静心地在为学生,在想尽办法为学生讲课,讲好课的时候呢,我收获到学生对我的一种热爱。年轻女老师很容易被初中男孩子啊,女孩子啊所热爱和崇拜。给他们布置作文——《我最喜爱的人》,大概有一半能写我。


彭荣模:粉丝很多啊。


郭  培:确实是。做老师的时候,虽然付出很多很多,但是也让你收获很多很多。在当老师期间,我还练就了在众人面前讲话不紧张的本事。


曾  力:我说你现在这个人力资源工作,跟你老师这工作也有一定关系。


郭  培:有关系,对。


张  静:曾总,您呢?可能您的第一份工作对您现在的,或者您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影响,会更有意思一点。


曾  力:我觉得当时的国有大型企业和现在的企业相比,还是有一点的差距,但是它还是沉淀了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很多其他企业去借鉴和学习的。比如说,在这样企业里培养起来的大局观——这种经历和锻炼对我的影响很大,看问题的时候很容易这么去看——看宏观,看行业,不会马上就盯着一个很小的一个局部的点上去思考问题,看问题。


另一方面呢,比方说它的基础管理,虽然从90年代的那个时候看,有些东西它是落后的,体制上、机制上是活力不足的,但是它的基础管理非常扎实。


张  静: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曾  力:还有一些就是我的领导和我周边的一些同事,最终养成我的一个职业习惯。


张  静:彭老师,您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有哪些感悟?


彭荣模:我自己觉得第一份工作,跟人生的初恋有一点点相似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找的第一份工作和初恋都是人生很难忘的一个事,而且都是充满了憧憬,也都是有一些痛并且快乐的事情。实际上,我认为呢,第一份工作对我整个人生的实际影响会比初恋更大,而且,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是这样。


张  静:这个千万别让您的的初恋听到了,她心里面就是哇凉哇凉的。


彭荣模:哈哈哈,无所谓了。和曾院长一样,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大中型企业,我们的感受是相同的。我的第一份工作,它是让我形成了很多职业的习惯,确实对我后续的所有工作很有帮助,包括现在我自己是做一个负责人的时候……


那个时候留下了很多的习惯,比如说,在大企业,它很能锻炼我们那种宏观的思维,拓展我们的视野。因为它是个大体系,人才、信息、营销、研发各方面都有,所以看问题会比较有全局性一些。第二个呢,我觉得在那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里面,它会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很好的锻炼。我那个时候在的公司,隶属于铁路系统——它本身是个半军事化系统,运作非常严格,我们的上下级关系还是比较严肃,所以工作的时候就觉得压力很大。也就是在那个阶段,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压力。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那段时间炼狱般的锻炼和折磨,可能到深圳这个地方,我们还是很难适应。

 

踏实面对第一份工作

张  静:听三位分享了很多第一次工作的故事,让我获益良多。今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不知三位对年轻的职场人有什么建议?是先择业后就业,还是先就业后择业?
 

郭  培:一般来说呢,都是想着先择业再就业,但是,后来找了半天,最后发现,只能先就业再择业了。
 

其实职场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在心里,不要给自己限定一个框框,哪怕你就是做保姆,也有你的用武之地。你只要是做一个工作,甭管你满意不满意,你都要先认认真真地对待。我觉得你要先乐业,也就是说,你要先乐于从事,从工作中能找到你的乐趣和兴趣点。然后工作时,才不会让你每天上班都觉得很痛苦。
 

还有一个,就是要脚踏实地,现在大学毕业生普遍眼高手低。但是能够对自己最大提升的,基本上都是要工作到两三年左右。两三年后,如果你感觉这个职位不适合你,或者这个公司的这个价值观跟你不契合,或者你自己想有一个更大的发展,才选择跳槽。之前我觉得任何工作,需要你去忍受和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你要忍受你的一种适应期、苦闷期——这在初入职场头半年,是很明显的——你克服过去以后,你就开始看到一片蓝天了。哪怕你做一个最基础的工作,你也可以能把它做得很有心。要踏踏实实地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它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的会有很大的影响。

 

用第一份工作积累工作经验

 

曾  力:前几天在青岛听了一个报告,专门分析了一下中国和美国的跳槽的比较,结论是在全球的范围,美国人的职业稳定性是最强的,很少跳槽。当然从整个社会来看,职业经理人可能跳槽多一些,但它是一个特定的小群体。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美国人跳槽是最不频繁的。相反最近这几年,中国是世界上跳槽最频繁的国家。这个反应出来,一方面是咱们现在社会发展提供的机会很多,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咱们现在的在职人员的心态非常浮躁。
 

有些年轻人参加工作三五年,换的工作两三个。我曾经看过一份简历,最多换的工作有5个。
 

张  静:在选人的时候,是不是看到几乎一年换一份工作的人,基本上这个人就不会再去考虑?
 

郭  培:差不多。
 

曾  力:他如果是在同一个技术领域、同一个方向上调整,而且越调整越好,越进入他的岗位,这还有一定道理可言。有的纯粹就是因为对原来的不满意,对某一方面的不满意,跳,跳完了还不满意,再跳。这个我们觉得,那肯定是一个扣分项,甚至是一个否决项。
 

我个人觉得,如果看一个行业的话,你要深度地了解一个行业,对这个行业要有感觉、有判断,没有十年恐怕不够;如果要看一个企业——小微企业咱们不说,因为它的波动性、风险性太大——一般的中大型企业,你要看这个企业,观察它,看你是不是适合它,没有5年,我看也不行;对于一个岗位来讲,我觉得至少得三年。不管你是喜欢它也好,不喜欢它也好,你开始在这个岗位上做了一些积累的话,你就把它看清楚。
 

彭荣模:嗯,对。
 

曾  力:至于喜欢不喜欢,我觉得对于我们很多初期踏入社会的人来讲,恐怕还没有太多的资格和权利去谈。我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我不喜欢什么就坚决不做什么。还是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阶段说不同的话。
 

我自己现在是24年的工作经验,就服务过两个公司,一个在我原来的那个国内企业(注:东风汽车),做了9年;然后是在中兴,现在是14年了。
 

我自己的体会是不要太频繁地跳槽。另外呢,我觉得毕业生走入社会最主要要的是经验。他主要的方向和目的就是要取得职场经验。你看现在,这个所有的公司,面试的时候,基本上看你以前干过啥。像大一点、好一点的企业,我就不要你。我们就规定了,要社会招聘,没有三年工作经验不行,对吧?所以我们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要经验。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建议,如果有机会进一些大一点的企业,哪怕岗位环境、岗位的性质比较低一点,甚至薪资可能也会低一点,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去。先让自己从一个高起点取得一个好的经验。

 

选择自己喜欢又擅长的职业

 

彭荣模:我跟你是想法非常接近的。我觉得现在呢,我们如果把职业生涯划分为几个阶段,一般30岁之前,叫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探索期,30到35岁叫定位期,35到40岁叫稳定期,40岁以后才叫收获期。我跟院长的想法完全一样,在30岁之前,如果可能的话,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做,得到更丰富的历练。因为30岁之前,我们主要是收获阅历,收获经验,甚至收获失败的教训,我觉得这个对后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我们说一个人职业的选择,最佳的选择是什么,就是选一个你既喜欢又擅长的职位。但是,对于学生来讲,谈不上你擅长什么,因为你还没有什么历练,最多是一些实习,那点小小的经验,没有形成一种稳定的技能、擅长的经验。
 

郭  培:我发现今年有个就业特点,就是私企成为一个就业主流。私企,多数就是说,规模不是很大,工资也不会高,但是它一点,就是特别锻炼人能力,它一个人占三个坑,一个箩筐得顶三个岗位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能够进入私企,其实对他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彭荣模:大的公司更容易学到系统的思维、宽广的视野、专业的流程和做法的章法。
 

曾  力:小企业强调学习能力和悟性。
 

彭荣模:对对对,小企业更能锻炼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因为它可能不是一个岗位配一个人,可能一个人要负责多个岗位。
 

张  静: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我们的第一份工作,无论这份工作让我们满意与否,它都会让你铭记于心。日后,当我们回想起来曾经的经历,会感激我们当初积累下来的那些点点滴滴。我想,正是那些泪水和汗水成就了我们现在的自己。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