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大裁员反思录

作者:首席招聘官来源:2012年第一期 总001期时间:2012-09-10
摘要:注重人情的中国企业以前鲜有裁员之举,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裁员开始流行起来。去年年底家电巨头——美的更是一举创下了3.2万人的“壮举”,让业界一片哗然。面对大规模裁员,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裁员本身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在2011年间,沪深两市2246家上市公司中,就有447家都出现过员工减少的现象。
    就是这看似平常的变动,美的裁员却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是因为裁员的人数过于巨大,达32179人之多;二是裁员的范围相当广,从集团总部到下属销售公司均有涉及;三是裁员过于突然,导致被裁人员心理一时无法调适,在网上宣泄被裁的不满。“美的裁员”一时也成为网络上的热门关键词。
    现在差不多半年过去了,美的裁员风波已经渐渐平息下来。虽然还有前美的员工在网上诉说曾经,但是很快就会被新的话题所淹没。变革意味着震荡,也意味着新生,在争议中美的电器已经掀开了新的篇章。
    不过对于我们而言,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从酷六暴力裁员,到美的大规模裁员,一个个案例告诉我们,裁员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或许还太过新鲜。然而如果说08年中国企业的裁员,还只是短期对经济周期的应对,那么现在中国企业的裁员,则是企业转型的普遍现象,每一个中国企业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上好裁员这一课。

 

裁员,美的转型的无奈抉择

 

    美的电器这几年的发展相当迅猛。2010年,美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在此业绩的刺激下,美的喊出了“5年再造一个美的”的口号,并为此大规模扩张招人。然而,2011年随着各种促进空调家电消费政策退出,房地产市场受调控打击,整体经济不景气,行业一片惨淡。在增速放缓的压力下,美的不得不重新调整运营思路,精兵简政。
    2011年7月,美的内部刊物《atMIDEA》刊登了美的董事局主席何享健关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战略转型”的文章。经过3个月的谋划,美的进行了自200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渠道变革,将销售公司制重新变回代理商制,随后裁员运动浩浩荡荡地展开。2012年1月,《atMIDEA》刊登封面文章《战略转型与内部创业》。美的,这辆疾驰的快车,选择以急刹车的方式转型。
    说到销售公司制,其实为格力首创,之后效仿者众,美的也是其中之一。与经销商组建省级销售公司,然后通过销售公司建立零售店形成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制造商的话语权,相应地盈利能力较强。在09年以来政府补贴的大背景下,结合销售公司制的刺激,美的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但很快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
    为了掌控渠道,美的将销售公司制演绎到了极致,身为销售公司总经理的厂方代表拥有实际的控制权,而身为销售公司董事长的代理商被逐渐边缘化。在狼性文化的驱使下,很多销售公司不惜犯规触线,制造虚假繁荣;而早期为美的拓展市场做出巨大贡献的代理商,则消极怠工。双方利益的冲突,加剧了美的销售业绩的下滑。
    当美的意识到这一点,回归代理制,还权于代理商,就成为转型的重中之重。然而因为美的实行销售公司制已多年,由于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员配备急剧扩大,机构非常臃肿。组织机构、销售渠道的大调整,意味着大量的人员洗牌。于是,就诞生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裁员。

 

新员工成为美的裁员的“炮灰”

 

    从2011年7月开始宣导企业转型,到11月17日正式启动铡刀,美的似乎是给足了缓冲时间。但是当裁员来临,员工们依然觉得措手不及。三、四个月前还在大肆扩张招人,转眼间又如此大规模的裁员,几乎让每一个被“调整“的员工都感到费解和愤慨。
    据悉,美的裁员的第一批主要对象是销售人员,第二批为后台工作人员。日电集团60家合资销售公司仅保留11家,制冷集团和总部亦裁员幅度达40%以上。其中日用家电集团2012年大规模校园招聘的新员工几乎全裁。
    按照我国《劳动法》对企业裁员涉及的经济补偿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裁员赔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无论从成本上,还是技能上考虑,新员工都是“最佳裁员对象“。但是美的此举无疑伤害很多抱持着美好梦想前来的新员工的感情,据悉美的招聘时曾向新员工承诺,如果裁员不会先裁应届毕业生、合同一签三年、双休日等,只是一切最终成了梦幻泡影。
    7月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及三个月的试用期,正好赶上了裁员的风头浪尖。转正时,美的会对新进员工进行答辩,自然会有一部分员工会被淘汰。即便有幸通过答辩成为正式员工,也逃脱不了被裁员或调整的命运。
    此外,美的裁员虽然走的是正常、合法的程序,但是在补偿金发放标准的不统一,也导致愤怒的情绪在网上蔓延。自去年裁员开始,被裁的员工自发组建了3个“抗美自救”QQ群。据一位网友介绍,群友里没有拿到补偿金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网友戏言,“离开美的,生活原来可以更美的。“
    针对此次裁员风波,美的集团副总裁兼新闻发言人黄晓明称:“集团没有明确裁员计划,是由各个产业集团自主决定调整规模和方式。”而针对网上盛行的“新员工成炮灰“的传言,美的电器董事长方洪波则指出,1100多位新员工,美的没主动炒过一名。不过,官方的声明显然并不能服众。

 

裁员的阵痛已消,影响仍在

 

    无论如何,一贯低调的美的终于高调了一把,摇身成为2011年岁末最具话题性的企业。正当职场人翘首以盼年终奖的时候,3万多美的人却开始为下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忧虑。裁员本是公司和员工都不乐见的,没有哪个企业裁员的结局是皆大欢喜。当何享健们为了企业的未来,大魄力地让3万多人丢了工作,他其实也需要面对裁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崇尚狼性文化的美的,本身在企业文化的塑造就略显不足。此次大规模的裁员,势必会伤害到员工的感情,影响到在岗员工的热情和信心。虽然这并不是美的第一次裁员,08年因金融危机影响,美的制冷集团的洗衣机和冰箱部门曾裁员10%,但这两次裁员不可同日而语。其次,因为裁员伤及了新员工的利益,无论事实如何,都将给未来的招聘工作带来不确定性。再者,就算是在这次裁员风波中生存下来,在职的员工也会心生不安全感,人心思动,继而会影响到未来的积极性、稳定性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如何恢复美的在此次裁员事件中的负面影响,如何在人员缩水后依然维持正常的生产和销售等,都是企业及HR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事情已过去半年,当初关于裁员的争议已渐渐平息。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美的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