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 你的职业经纪人

作者:首席招聘官来源:2016年第一期 总012期时间:2016-05-12
摘要:一览创新地推出“职业经纪人”服务,把人才当明星,为人才提供职业指导服务、职业匹配服务、职业成长服务和创新创业服务,全方位覆盖不同职业阶段人才的职业需求。
2015年7月份,名不见经传的昆明学院,因在淘宝开设“人才店”而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这种看似创新,实则病态的举措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其背后的原因是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把人才当作商品来看待——否则也就不会有“人才市场”的说法了。
 
昆明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成为淘宝货架上的商品,开始迎接买家的挑选,且不论这种所谓的创新是否真的行之有效,但在学生心里未必好受。虽然自古以来,都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说法,只不过现在是将“帝王家”换成了名企,可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当做商品。尤其是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理论,候选人基本上解决了生理、安全以及情感与归属的需求,他们迫切地期望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将人才商品化,显然与人内心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人才是否商品化,这是个问题
 
不过,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指责或嘲笑昆明学院的行为,我们常用来找工作的招聘网站,其实也是把人才或者简历当做商品来销售的——看起来为企业和人才之间牵线搭桥的招聘网站,做的都是销售人才或简历的生意——拥有庞大的人才库,意味着货源充足,任君挑选。
 
也正是因为人才商品化的思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雇佣关系中雇员的地位都处于劣势。无论在招聘流程中,还是在企业的雇佣期内,雇员很难获得真正公平、公正的对待。甚至很长一段时间的管理学说,都在过度强调制度和流程的重要性,而弱化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在以体力劳动者为主的时代,这种思维可以大行其道。但是随着社会平均劳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老化和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智力劳动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这种思维就行不通了。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雇员和雇主的地位发生了反转。当下时兴的说法是把员工变成企业的合伙人,通过给权利、给责任、给愿景,让员工变“为老板打工”为“为自己打工”的心态投入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双赢。而企业对人才的定义,也不再是一颗螺丝钉,而是可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发动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再把人才或简历当做一种商品,是不合时宜的。
 
招聘服务要改变不是形式,而是意识
 
目前,中国的招聘行业正在进入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很多招聘网站都针对用户、数据和服务这三大病症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但是喧嚣过后,大多折戟沉沙,鲜见成功的案例,究其原因,无非是所谓的创新“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从意识上做根本上的改变。
 
既然是做求职招聘服务,我们可以站在人才的角度,感受一下人才通过招聘网站求职的过程。求职者登陆网站后,第一件事不是要挑选心仪的企业,而是要填写冗长的简历。好不容易投完简历后,随后的命运就是等待用人单位的挑选。他并不知道能不能被企业挑中,也不知道何时被企业挑中,所以有时候是无望的等待,有时候则又会遭遇幸福的烦恼,比如同时受到多家企业的青睐,面试时要往返奔波。
 
人才有幸进入到面试流程,传统的招聘流程往往让人苦不堪言。同一家企业通常都要面试好多次,辛苦倒不说,太多的未知和等待,可不是什么愉悦的体验。从人才的角度来讲,是为了一个工作机会,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是为了更好的人岗匹配,看似无可厚非,但相信求职者的心中早有无数只草泥马奔腾……
 
招聘网站目前只是承担求职招聘信息交换的角色,它并不对求职招聘后续的流程负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人才和简历变得不再那么神秘,招聘网站赖以生存的资本开始变得越来越薄弱。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无论是综合招聘,还是垂直细分……虽然形式各异,其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不会从根本上解决招聘网站的问题。要想在混战中脱颖而出,获得下一个黄金期,招聘网站需要转变的是人才商品化的意识,让人才回归到他应有的位置。
 
改变人才商品化的意识,从服务企业到服务人才
 
改变人才商品化的意识,首先要认识到人才也是招聘网站需要服务的客户。在传统思维中,B端是招聘服务机构的收入来源,自然是招聘网站服务的对象。但是在新的环境下,如果忽视C端用户,必定会遭到市场的惩罚。对于大部分招聘网站来说,用户黏性都是困扰他们的最大问题。以前求职者会主动跳到碗里来,但是现在求职者对招聘网站这种糟糕的求职体验已经不大感兴趣。尤其是在获取招聘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之后,招聘网站便不再是他们主要的选择。
 
为了解决用户黏性的问题,招聘网站也想了很多策略。比方说通过针对性的内容或者圈子——Linkedin就是走这样一条路,但这条路在中国走得磕磕绊绊。于是,拉勾换了一种方式,改黏住用户为服务用户,它所提出的薪酬待遇必须标注、24小时反馈极速入职等理念,且不论执行得怎么样,都切实在为求职者考虑,为求职者争取话语权。
 
当然,要改变人才商品化的意识,其核心还是要站在人才的角度,想其所想,解其所难。这个话题看起来宏大,但也没有那么复杂,人才关心的无非就是求职信息、求职体验及职业发展的问题,其目的是让个人的职业价值最大化。
 
在专业细分招聘领域浸淫多年的一览就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地提出了“职业经纪人”的概念。乍一听“职业经纪人”,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明星的经纪人——一览就是要将人才当明星,为人才提供职业指导服务、职业匹配服务、职业成长服务和创新创业服务,全方位覆盖不同职业阶段人才的职业需求。
 
一览,你的职业经纪人,服务全国5500万专业技术人才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地凸显。尤其是A级人才,对企业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并没有专业的组织和机构去经营和指导这些人才,导致很多人才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也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无从完全发挥自己的真实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企业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发展的步伐受到很大的制约。
 
一览职业经纪人根据人才在职业需求与生涯阶段的不同属性,将其划分为高级人才,白领人才,院校人才等三个大类,并分别定制了专属的服务内容,全方位解决人才的职业需求。
 
在职业指导方面,为人才提供职业履历指导、职业等级评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帮助人才认清自己,找准方向;在职业匹配方面,优化求职体验,并以专业的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的匹配,线上人企双向推送,线下组织人企互动,并提供法律诚信保障,确保双方权益;在职业成长方面,搭建一览职业成长社区,为人才提供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其拓展行业人脉,并依托整体平台优势,为人才提供生活后勤服务,免除人才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响应现在的“双创”大潮,一览还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帮助人才进行创业投资融资、创业团队组建、创业机会评估以及商业实战模拟,最大化实现人才的个人价值。
 
服务企业是为了让企业招募到合适的人才,服务人才是为了让人才找到合适的企业,其本质是殊途同归的,不同的是服务人才要做更多额外的、精细的工作。当招聘信息无法形成竞争的壁垒,对人才服务的力度带来人才对平台的认可和依赖程度,将决定平台未来的发展空间。一览一直专注于服务中国5500万专业技术人才,此刻推行“职业经纪人”服务,想人才所想,解人才所难,能发挥人才最大的价值,带来人岗的最优化配置,也正好实现了人才、企业及一览平台的三方共赢。
 
写在最后的话
 
回到开篇的故事,昆明学院的淘宝人才店开张后,生意会好吗?相信不会。这更多只是折射出校方对就业的焦虑和无奈。真正想要提升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实际的做法不是开设人才店,而是根据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规划,邀请合适的企业来进行一场面对面的沟通。这种做法虽然不够时尚,但更切实有效,也少了毕业生悬于市却罕人问津的尴尬。
 
而对于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对人才的尊重亦流于口号和形式,要真正发乎内心地尊重,把人才当客户,重视人才的求职体验和工作体验,这样才有可能吸引和保留住优秀的人才,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