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看上去很美

作者:首席招聘官医疗卫生专刊来源:2015年第二期 总010期时间:2015-09-07
摘要:虽然当下互联网医疗大热,但是在肖寒冰的眼里,大部分互联网医疗企业都没有找到商业模式,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2014年堪称互联网元年,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波助澜,互联网医疗逐渐形成一股浪潮,吸引各路诸侯抢滩登陆。2015年初,百度推出百度医生APP,全面进军移动医疗O2O;阿里巴巴在收购中信21世纪并更名“阿里健康”之后,更是动作频频,布局大健康战略;而腾讯先后投资丁香园、挂号网,布局在线医疗O2O,还借助微信搭建“智慧医疗”计划;就在不久前,360也携手国药集团,搭建全新的医药电商平台……

  就在互联网医疗“盛宴”开启之际,在7月25日的伞友咖啡“健康的邀请”创业论坛上,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老兵——深圳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寒冰发出了互联网医疗“看起来是肉,啃起来是骨头”的理性声音。互联网医疗“春暖”可以定调,但“花开”为时过早,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缺乏商业模式是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

  可否简单介绍一下倍泰健康?

  肖寒冰:深圳市倍泰健康测量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是集医疗健康物联网产品研发、全程生命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可穿戴健康产品研制、“云-管-端”一体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外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健康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我们公司成立于1994年,早期主要做医疗器械,最近这五六年,才开始往互联网医疗方向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云管端的运营模式和产品架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块:

  一是智慧社区。针对社区提供一体化健康服务的解决方案。其标志性的产品就是健康亭和倍康仪多参数生理监测仪。

  二是智慧健康养老。其标志性的产品是老人监护手表,搭配血压计、血糖仪、耳温枪、脂肪秤等一系列健康设备,进行老人的健康管理及突发事件的监测。

  三是家庭云健康。在这一块我们主要和广电合作,以TV入口为基础,以多屏互动的形式为百姓提供可靠的、优质的、实惠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是移动医疗。主要是移动可穿戴设备,包括运动手环、监护手表等单件,提供安卓和IOS版本。

  您怎么看待当前的互联网医疗的形势?倍泰健康的情况如何?

  肖寒冰:互联网医疗行业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讲故事、推高估值、再讲故事的“产业资本写作循环”,但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都很模糊。虽然很多公司都号称找到了商业模式,但实际上只是在不断试错——这是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去年有很多移动互联网公司都进入到互联网医疗领域,但是整体效果并不明显。阿里巴巴的“未来医院”项目只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将医疗服务搬到了线上,业务模式就目前来看短时内难有重大改变。还有腾讯的“糖大夫”,实际上只是拿一款血糖仪,做了一款APP,它的服务要如何做?这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刚开始听说这个东西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新颖,但落实到具体的运营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对于国内市场,我们主要走的是行业合作。我们的智慧社区已经和厦门、天津、重庆等城市签约,将健康亭配备到医院、社区、政府大楼、繁华商圈等公共区域。我们也和万科、恒大、建业等地产公司形成了一定的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携手深圳天威视讯和深圳天华世纪传媒,推出创新健康管理模式的“天天健康”应用。

  未来我们期望转型成为一家医疗互联网公司,成为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提供商和运营商。目前我们健康服务的盈利状况初显,但还未形成规模效应,但未来我们期望不再依赖硬件来盈利,而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通过健康服务来挣钱。当然,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用互联网手段,解决医疗行业的问题

  您在什么机缘下加盟倍泰健康?怎么看待倍泰健康这家企业?

  肖寒冰:我是去年加盟倍泰健康,历任技术总监,副总经理,高级副总裁。在加盟倍泰健康之前,我曾在深圳新元素医疗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首席科学家张黔教授的团队里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那时候我就经常接触到医生,和他们聊得比较多。为了和他们对得上话,私下里我喜欢看医学方面的书籍,逐渐热爱上这个行业。后来加盟倍泰健康,负责健康云平台的技术开发,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倍泰健康是一家持续盈利的公司,不过不讳言,我们公司目前的人才结构还不是十分合理。除了深圳总部外,倍泰健康在东莞塘厦镇还建设有倍泰科技园,整体有七百多名员工,研发人员约占1/3,大部分还是生产制造人员。目前公司正努力向互联网转型,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

  为达成我们未来的愿景,我们还稀缺哪一类的人才?

  肖寒冰:我们目前稀缺真正对医疗理解比较透彻的人才。现在互联网的人才并不缺,但是医疗人才会相对比较匮乏,尤其是能将医疗和互联网结合的,更缺。

  很多在互联网公司经验丰富的人才,进入互联网医疗领域都会不适应。因为他们形成互联网思维和经验,在医疗领域并不一定行得通——他还需要掌握医疗方面的知识。就算你不是学医的,也需要了解和学习医学知识,尤其是多与医生和专家,甚至于患者进行沟通——他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和需求,你需要清楚地掌握,然后通过技术语言去实现它。否则,你一味地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去颠覆这个,颠覆那个,只会是空中楼阁,并不会产生任何价值。

  以您的经验来看,职场人想要在互联网医疗领域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

  肖寒冰:主要是专业化。这体现在行业的专业化与职业的专业化。

  首先,你要对医学、对国家现有的体制、对医院和社康的实际情况等都要很熟。也就是说,你做的东西不仅要很炫,还要能解决实际的诉求。我们是要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医学的问题,而不是要用医学的思维解决互联网的问题——互联网的问题并不需要解决,现在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案例。我们在增强用户体验的同时,是要实际解决医疗的问题。所以,你需要很主动地去挖掘一些医学的需求,然后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来实现它。这里并不反对颠覆,但是前提是切切实实为老百姓解决一些问题,让他们获得一些实际的好处。比方说现在预约挂号这一块就做得很好,因为它切实解决了挂号的难题,当然就医时也可以省掉挂号这个环节。

  还有就是医疗卫生通常是全国一盘棋,不是说你想颠覆就能颠覆的,需要国家做一些上层规划。如果企业实力够大,可以协助国家去做;如果实力不够,可以在模式上做一些创新,但不能让国家感到为难。

  此外,你还需要实时了解国外的情况,将国外一些先进的东西在国内进行融合和改造。

  在职业方面,你要做到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专业化。要对这个行业有期望,能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我要评论
暂无评论

合作机构